袁君秀神父,聖名本篤,民國11年10月31日生,原籍河北省束鹿縣,因自幼即受天主教世家薰陶,民國23年,時年12歲即進入安國教區小修院,接受教會教育,抗戰軍興至大陸淪陷,十年期間,先後轉入河南駐馬店修道院,安國小修院及北平總修院研究神哲學,民國38年於香港玫瑰崗道明會院晉鐸後,旋即留學法、比,獲比利時電機工程師並留瑞士服務,其間一度曾在法國里昂一所教會學校擔任教職,共計羈留歐洲長達十八年之久。
神父不但熱心事主,更熱愛國家,鑒於滯留歐洲,報酬優厚,生活舒適,終有寄人籬下,楚才晉用之感,時念臺灣教會,凡百事業,在在需人,不如以一己之長,奉獻於我台灣教會。遂於民國57年放棄瑞京高薪,毅然投奔祖國,初在臺北市同安街天主堂擔任副堂,協助當時本堂神父呂之麒神父從事傳教工作,繼又兼任耕莘醫院工務部主任之職,由於傳道與工程,神父均有素養,雖一身兩職,終能勝任愉快。
民國60年耕莘醫院第二任院長、現任本教區總主教助理狄剛總主教,受聘為中國主教團秘書長後辭去院長之職,羅光總主教經多方考慮,袁神父被列為繼任院長第一人選,於當年6月受命為第三任院長以迄於今,在任凡14年又10月。
神父接事時,耕莘醫院由前任院長已打好良好基礎,並建立完善制度,神父本工程師治事原理與司鐸傳道精神,百折不撓,克勤克儉,在安定中求發展,先謀醫、護人員陣容之加強,與夫醫療水準之提高,同時對醫療設備之擴充以及院舍之添建,無不全力以赴,東病房及醫、護宿舍次第完成,又與聖母聖心會合作,創辦永和分院,此次發病之時,亦即剛完成手術室之更新,正待積規劃興建另一大樓之際,不幸卒因積勞成疾,終至不起。神父之死,不但為其壯志未酬惜,亦將成為教會一大損失憾。
神父秉性耿直,意志堅強,處世接物,公私分明,其律己清廉以自持,待人外方而內圓,心存豁達,事抱樂觀,敬奉天主之信德,隨年歲之增長而俱增,早已將其生死得失,交付於天主之手,臥病期間,忍受諸般痛苦,從無怨言,稍有起色,即以院務為念。其捨己為公,畢生為教會、為醫院著想之精神,知之者無不為之感動不已。神父去矣,神父之精神德範,則永留遐思。
袁神父於1986年4月15日病逝耕莘醫院,享年64歲。
4月25日於台北總主教座堂舉行追思彌撒,安葬於三德公墓。
溫神父,洗名安多尼,於民國9年5月6日在察哈爾宣化出生。自幼受到雙親熱心事主宗教生活的薰陶,失志獻身於主,作基督的司祭。36年9月7日在宣化晉鐸。晉鐸後在宣化修院工作。
37年9月奉派赴羅馬傳信大學攻讀教會法,40年6月取得傳信大學的教會法博士學位,後轉往比利時在堂區與學校服務。
42年來台,任台北主教公署總務,同時在台北市同安街聖若瑟堂協助牧靈工作。
44年任新店本堂,當時的聖堂是火車站對面的一間民房,溫神父就任後即覓地興建新堂,新聖堂於45年8月15日落成,同時又創辦了愛德幼稚園。溫神父熱心傳播福音,在任期間,新店領洗的教友直線上升。
69年7月,溫神父又調任新店中正路中華聖母堂主任。為了促使新堂建築早日完工,他付出了不少心力。
70年年底溫神父突換肺病,71年1月住進羅東肺病療養院治療。2個月後,返回中華聖母堂繼續療養,以後病體日漸康復,已能照常工作。不料75年8月中旬舊病復發,而且病勢較重,住院2個多月,於11月9日下午6時安然逝世,享年66歲。
11月16日於台北總主教座堂舉行追思彌撒,安葬於三德公墓。
楊信義神父,聖名方濟各沙勿畧,河北省肅寧縣尚村人,民國11年11月1日出於一個極熱心的老教友家庭,父親多年擔任天主教教會會長,長兄楊重義為神父,四哥楊全義係耶穌會輔理修士,楊信義神父排行老五,下面還有兩個妹妹。
楊信義自15歲便入獻縣小修院矢志修道,民國33年入景縣大修院,十年之久,輾轉於景縣、保定、北平、馬尼拉之間,至民國43年在台北聖家堂晉鐸,因在台灣是第一位晉鐸的新神父,曾經轟動一時。
楊信義神父晉鐸後,先後在蘇澳幫助邰主教傳教,後任武塔大濁水等山地本堂,20多年之久,天天奔波於山路之間,食無定時,至民國69年,方調任利澤簡本堂神父,終因積勞成疾,醫藥罔效,於民國76年10月25日上午1時50分,安然逝世於耕莘醫院,享年65歲。
11月2日於台北總主教座堂舉行追思彌撒,安葬於三德公墓。
1991.12.12裴效遠神父Rev. Albert Joseph Palmerswww
裴神父效遠(Rev. Albert Joseph Palmers),1915年4月13日出生於比利時烈日市(Liege Belgium);世信天主。父親Leon Palmers業法官,母親Suzanne De Bonthiere,兄弟姊妹七人,神父居六;二哥為教區司鐸,二姊為修女,其妹裴玫小姐,已在華工作40餘年之鳴遠女子服務團團員。
神父於1933年就讀烈日大學,主修工程;是年復活節,於往羅馬朝聖歸途中,清晰聽到「來!跟隨我!」之內心召喚,決定隨從聖召,轉魯汶大學,攻哲學神學,並加入國際傳教扶助會SAM。
1937年11月承于斌主教祝聖為五品準執事,翌年春,陞執事,七月祝聖為司鐸,時年23歲。2次大戰爆發後,應徵服兵役,編入擔架救護隊,1940年退役,被扶助會創辦人鮑郎神父(Rev. Boland)派往南京服務。時值戰爭期間,交通不便,乃先去非洲工作3數月,終於11月輾轉抵達北平,在方濟會學習華語。
1943年3月被日軍囚禁於山東濰縣集中營,2年後, 日軍敗降,重獲自由,南下上海,得遇于斌主教於基督君王堂,乃隨往南京;11月被派至無錫服務,為應當時一需要,神父開辦英語補習班,學員踴至。翌年,奉命返南京出任主教外文秘書。
1949年4月初旬,被任命為教區副主教,神父臨危受命,了無難色;4月23日南京陷共,生活艱困;不逐出境。神父抵達香港後,聽說耀漢小兄弟會曹立珊會長,在調景嶺開設難民營,乃放棄回國探親計劃,不辭辛苦, 步行爬山,前往拜訪;及見每晚前來慕道者輒數以百計,大為感動,乃請求曹會長准予留下分勞;曹會長見神父一片至誠,不介意於生活之艱苦,當然求之不得。
神父除講道及訪問家庭工作外,又為該地鳴遠中學擔任英語宗教課教師。1954年,曹會長來台灣重建耀漢會院,香港白英奇主教即已調景嶺之教務校務悉交神父負責,神父欣然接受,責任當然更重,犧牲亦必更大。然至神父離調景嶺時,先後新領洗者已在千人之上;神父應體驗所謂「艱辛播種,歡樂收割」之經句矣。
1959年5月神父應台北郭總主教邀請來台,先往新竹學習台語;9月被任命為若瑟小修院院長兼新莊天主堂主任。翌年2月遭車禍,頭部腦殼重傷,經手術療養數月康復;10月調任台北市古亭天主堂主任,兼台灣大學、師範大學、軍官外語學校法語教授,並負責三軍總醫院牧靈工作。
1978年復被任命為木柵天主堂主任,神父為求教務之發展,乃籌款改建原有設施為五樓建築,除聖堂及神父宿舍外,另設幼稚園,女青年中心及活動中心,以便利教友聚會及政治大學同學或其他活動之用。
鑒於近年社會日趨奢靡,生活日趨腐化神父正試圖盡力之所及挽救人心,導正青年時,不易罹患胰臟癌合併阻塞黃疸症,經三軍總醫院醫師悉心診治無效,於12月12日晨9時22分,安逝於主,享年76歲。
12月19日於台北總主教座堂舉行追思彌撒,安葬於三德公墓。
神父天資聰穎,秉性活潑,幼受庭訓,其敬愛天主,熱心救靈之誠摯常以共勉,自有其深厚之基礎與修養,且常標榜「與主同在」以自勉勉人。
神父具語言天才,來華傳教,國語、粵語,說得十分流利,尤喜用民間成語,穿一襲長袍,出現於大庭廣眾間,或因既名「效遠」,所以仿效雷公鳴遠,要做得像個道地的中國人乎?神父為人瀟灑風趣,不拘拘於言詞之修飾,然謔而不虐,殊為知者所喜愛。不斷吸收新知,故好閱讀,常參加各種講習會,勤寫作,所譯者之書籍小冊共13種,分別由商務印書館,教會出版社,或自行出版,都屬向非教徒傳道,為教徒增進信仰生活之作品,而以「大眾之道」最為暢銷,先後七版,合計達七萬餘冊之多。
神父思維敏銳,與之相接,常折服其見解之精闢;富正義感、責任心,有合作精神;講道則深入淺出,要言不煩,言之有物;服務則出於至誠,不惜時間與體力,必盡心而為;其宅心仁厚,善鼓勵,能容物之德,為一般所稱道。今遽爾逝世,神父固得安息於天國,奈教區之損失無以彌補,曷勝痛惜,同道等愴懷風範,謹略述其行誼,幸希垂,並祈為神父通功祈禱,以慰神父在天之靈。
劉公諱宇聲,洗名若翰,湖南澧縣人,生於民前5年12月24日,那時他的家庭還是外教。他的祖父和伯父都是前清進士,但因辛亥革命,沒有做官,父親則開設一個不小的中藥鋪。有一天他的祖父在縣城的主教座堂認識了霍德隆主教。熱心傳教的霍主教遇見了這位進士,就送給他幾本宗教書籍。劉進士把這些書籍帶回家中,仔細的閱讀,在天主聖神的啟發下,決心皈依基督,於是率領全家大小都在霍主教手中領受了洗禮,這時宇聲公也就成了天主的兒子,霍主教非常喜愛這個新皈依、虔誠的天主教家庭,每年總會幾次前去探訪他們。
霍主教很注意到劉家那個12、3歲聰明而又活潑的少年-宇聲公,很希望他去修道,成為神父,他表示願意,他的父母也不反對。於是霍主教就送他到常德的河洑小修院讀書。民國15年,當地發生反基督運動,修生們只得離開,到漢口去避難,2年後北伐成功,他們回常德修院攻讀哲學。那時漢口已成立了兩湖總修院,宇聲公就到修院恭讀神學。
宇聲公的晉陞鐸品卻一波三折,遇到了不少困難,先是在讀神學三年級時,修院神長認為他沒有聖召,於是離開了修院,民國21年他北上進主徒會,在宣化總修院攻讀第4年神學準備晉鐸,不料修完神學後又因故未能宣發終身願,而功虧一簣,不能晉鐸。
但他追隨基督的意願非常堅強,決心繼續奮鬥,終於到了海門教區,海門朱開敏主教派他到教區的主心修院教授拉丁文,約4年後,終於31年5月30日在海門由朱主教祝聖為神父,達成了他童年以來的心願。抗戰勝利後,南京于斌總主教請他到南京主辦「益世週刊」,這是當時國內唯一的教會週刊,極受讀者歡迎。
民國38年中共佔據大陸,7月間劉神父南下廣州直飛台南。翌日即到台中展開宣道工作。他在台中11年,公餘編了一本「教理問答」,這本教理書,先後出了5版銷售了2萬冊。49年7月到台北任板橋聖德蘭堂主任。2年後,因信主領洗的教友越來越多,劉神父便將老堂拆除,興建新堂和住所,改名為華福堂,以紀念中華殉道先烈。
華福堂是一座充滿中國色彩的建築,外有華表柱,以表彰我國殉道先烈功績。堂宇是半宮殿式,堂內供有貴州、四川16位殉道真福的遺骸。堂內的先烈像和苦路像都是中國式繪畫,毫無半點洋氣。55年劉神父又創辦華福幼稚園,以作育堂區的學前幼兒。63年受命編著「台北總教區25年史」,這是一本內容相當完整而又圖文並茂的台北教會史書。
劉神父推動殉道真福的敬禮及他們的早日列聖,不遺餘力,他編著一本「中華殉道先烈傳」,把90多位已經宣佈為真福的殉道先烈的生平寫出,其目的無非是使我國教友藉此更能認識並恭敬本國的聖人,他又大量印刷中華殉道真福大小聖像,分贈給台灣與港澳各堂區和學校,以及海外華人教友,以推展中華殉道真福的敬禮。此外,每年在中華殉道真福慶日前,在華福堂舉行隆重的九日敬禮,以帶動教友恭敬本國聖人,並為中華真福早日列聖祈禱。
但歲月不饒人,這位熱愛中國文化,特敬中華殉道真福,出錢出力推廣中華殉道真福敬禮的劉神父,去年病倒了,終於81年9月9日下午7時30分,安然逝世於耕莘醫院,享年86歲。
9月25日於台北總主教座堂舉行殯葬彌撒暨告別禮,安葬於三德公墓。
孔學文神父,洗名若瑟,山西省潞城縣人,生於民國2年11月30日,兒童時即願獻身於主,成為神父。於是進入潞安小修院修道。小修院畢業後,赴河南開封總修院,攻讀哲學、神學。
民國32年3月21日在開封晉鐸,加入開封教區。晉鐸後,在開封教區工作多年。後因大陸淪陷,在戰亂中,輾轉逃到香港,最後於39年抵達台北。
在台北市民生西路主教座堂停留了些日子後,奉派到花蓮傳教。民國41年花蓮教區成立後,孔神父調回台北,先後在石碇、蘆洲、聖心女中、民生西路主教座堂等處從事牧靈工作,而任蘆洲堂主任時間較長。
孔神父沉默寡言,生活十分規律,常為人著想,自己能做的,總不麻煩他人。
69年12月孔神父退休,住進若瑟樓,但退而不休,仍經常協助堂區的牧靈工作,並為若瑟樓的修女舉行聖禮降福。孔神父一向身體硬朗,但今夏吃東西感到疼痛而難於下嚥,身體也日漸消瘦。經醫生檢查,發現患有胃癌,醫藥罔效,終於81年9月25日上午10時50分,在三軍總醫院安息主懷,享年80歲。
10月14日於新店中華聖母堂舉行殯葬彌撒,安葬於三德公墓。
鄭德全神父,洗名安堂,北平市人,生於民國13年7月16日,有兄弟姊妹5人,他排行第3。他的母親非常熱心,對貧病極為關愛,深深影響了他幼小的心靈。12歲時,即進聖母小昆仲會修道當修士,民國33年發願後,被派到山東青島,任教明德小學,凡5年。
大陸淪陷後,逃離大陸,先後在澳屬新幾內亞的亞包與澳洲的雪梨教書。45年赴香港,在聖方濟中學任教。52年去愛爾蘭都柏林深造,4年後赴馬來西亞,任公教中學校長。
鄭修士在聖母小昆仲會的各地學校服務33年之後,徵得該會會長的同意,決心成為神父,於是65年進入台北聖多瑪斯總修院攻讀神學,67年9月8日晉鐸達成志願。
晉鐸後,首先在聖多瑪斯總修院任理家一年,後調至耕莘護校,任校長4年、主任1年。此後在主教座堂服務,不久即調任蘆洲堂區主任,4年半後又調任新店中華聖母堂主任,到處深得教友的愛戴,同時又兼任大、中學生的輔導。
80年春,不幸因糖尿病而失去左腿,加上又患心肌梗塞,雙眼網膜出血,因而退休,住若瑟樓修養。休養期間,鄭神父雖然一身是病,行動不便,但仍盡力自己照顧自己,不願麻煩他人,忍受病苦,卻經常面帶笑容。81年10月19日晨7時30分,不幸心臟病突發,安逝若瑟樓,享年68歲。
10月28日於新店中華聖母堂舉行殯葬彌撒,安葬於三德公墓。
阮神父聖名奧斯定,廣東訪城人,1901年8月誕生。中學畢業,棄俗修道,1933年晉鐸,先後在廣東各地服務。
「七七事變」以後,阮神父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,乃召集青年,組成抗日自衛隊。抗日勝利以後,中共佔據大陸,阮神父堅守教區維護教會,遂遭中共軟禁。1952年經友人協助,逃至越北從事反共。
1958年,由雷震遠神父引荐,或當時越南吳廷琰總統賞識,將阮神父與所屬人員,安置金甌省平興地區,配給糧食,並成立「海燕特區」,抵禦越共入侵。
神父雖披甲沙場,仍極培育人才,先保送義胞子弟來台升學,後又創辦「越南啟智中學」,同時又在堤案主辦中文報紙「新越日報」,傳播國內外新聞,對華僑社會貢獻良多,曾榮獲越南保國勳章、我國光華獎章,以及菲律賓「麥格塞塞」獎狀等。
阮神父生平忠貞愛國,熱心公益。曾膺選越南區僑選立法委員、行政院顧問、僑委會委員以及多項為僑胞服務的職務。對教會、對國家均有相當的貢獻。
被譽為「愛國神父、反共英雄」的阮樂化神父於1993年1月19日蒙主召逝,壽年92歲。
2月13日在台北市聖家堂舉行追思彌撒,安葬於三德公墓。
李秀岩神父,洗名保祿,1917年4月13日,生於河北省房山縣石窩鎮,自幼隨父母領洗入教。1930年經本堂神父介紹入北平教區修院,14年後。1944年1月29日晉升鐸品。先在蓟縣傳教,1946年隨難民教友逃至北平,在難民營擔任牧靈工作,後在耕莘中學任職。
1949年春,南渡上海、香港;1950年來台,先後在中壢、台北華山堂、建國北路堂服務。1959年任教區總務,後在建國北路、新莊教堂服務。1968年夏到泰山堂任職,以迄於今。
神父稟賦忠厚,生活拘謹,修道時勤勉受教,少與人爭,傳教時熱心事主,克盡鐸職,默默耕耘,為善不欲人知,教會公共場合,很少參與,常留教堂中,恰似老僧入定。近年來神父健康欠佳,終於1993年6月5日晨,因心臟衰竭逝世,得年七十有七。
6月16日於台北總主教座堂舉行殯葬彌撒,安葬於三德公墓。
王任光神父,字懷棠,聖名若望,浙江省江山縣人,生於民國8年4月20日,有兄弟4人,他排行第四。神父襁褓失怙,由母親毛氏撫養成人。王府世代均為教友,王母信教甚篤。神父幼受庭訓,亦摯愛真道,於11歲起,先後在杭州備修道院、杭州小修道院及寧波大修道院受教。民國32年2月2日晉升神父,並奉派浙江平湖傳教,時年25歲。
次年神父入北平輔仁大學歷史系就讀。畢業後赴美深造,先後在美國聖路易大學及輔敦大學取得碩士、博士學位;並相繼任教於美國達拉斯大學及雷摩顏學院,講授西洋史課程。
民國52年8月1日應聘回國,任台灣大學講座教授,9月應聘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首任系主任,神父返國,使國內西洋史學界多了一支生力軍。民國56年神父再於輔仁大學創辦歷史研究所,倡導西洋史研究。在辦學與授課之餘,神父更埋首於著述,接連發表多篇學術論文,並出版專書,使國內西洋史研究頓顯生機蓬勃,也奠定神父在西洋史學界不易的地位,在教學與研究之外,神父先後協助板橋聖若望堂及北市仁愛堂之牧靈福傳工作,深受教友之愛戴。
神父秉性純孝,信心尤堅,對教友、同學均極為關愛,學生有經濟困難時,常找神父以救燃眉之急。民國80年春,神父入耕莘醫院做例行健康檢查,發現罹患淋巴癌,旋入榮總做化學治療,以極大之毅力忍受並克服病魔之摧殘。病體稍緩後,重返耕莘醫院調養,於去年年底又見惡化,乃於今年4月入三軍總院做鈷六十治療。一個月後病情轉劇,後雖又有好轉,不幸仍於8月13日正午安逝於耕莘醫院,永歸主懷,享年75歲。
8月27日於台北總主教座堂舉行殯葬彌撒,安葬於三德公墓。